机构设置 · 党委办公室 · 学习交流 · 正文

学习交流

一位红军女战士的长征路

来源:本站 2020/5/14 20:38:22 浏览次数:[]

【人物档案】

杨征鹏,南京军区联勤部南京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,四川达县人,1919年2月出生,1933年10月参加红军,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。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、三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三级解放勋章、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
一个用“美篇”软件做的帖子《女红军·红小鬼—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》,忽然在朋友圈刷得很火。

“14岁,还是个孩子,她却参加了革命……健在的女红军杨征鹏!她是我们的妈妈、奶奶和外婆!她已经走过了人生的第97个年头!衷心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!”图文并茂,珍贵的黑白历史照片,传奇般的革命历程,很多人点赞转发。

这让正在做老红军寻访的记者眼前一亮。辗转联系到作者“久久”——杨征鹏的小女儿黎桦,她却为公开报道犹豫了:“妈妈一直很低调,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婉拒掉很多采访。”

“长征胜利80周年,是特别的时间节点,健康尚在的女红军尤其少,让年轻人了解一下过去的故事吧!”对年迈母亲呵护备至的儿女们认真商量之后,终于同意了记者的请求。昨日,新华报业全媒体采访小组在南京军区联勤部南京第一干休所,终于见到了这位可敬的老人。

听儿子黎连生介绍新华日报记者来了,很少接受采访的老人家,此次破例搬出了一箱子的勋章、证书。杨征鹏与丈夫、开国少将黎同新各自一套等级不同的八一勋章、独立自由勋章、解放勋章、红星功勋荣誉章,这些极其罕见的家庭珍宝,记录着这对红军夫妇光荣的革命之路。

杨征鹏原名郑中英,7岁时,父母在逃荒途中把她送给了一户郑姓人家,郑中英的名字是养父母取的。

1933年,红军在达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。宣传员告诉她:红军为妇女求解放、求平等,在革命队伍里,女孩子可以读书学习做大事。10月,14岁的她带着七个姑娘,一起找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,报名参了军。

1935年,郑中英随部队开始了她的长征路。

一望无际的荒凉草地,没有吃的,她忍着饥饿,赤着脚,在没膝的泥水中艰难前行。那些缠绕的水草能随时吞噬人。只有16岁的她,咬着牙硬撑着不倒下。实在走不动,把能丢的都丢了,唯独枪和救伤员要用的盆坚决不丢……

出了草地,精疲力竭的她和几名战友在山坳里休息。天刚蒙蒙亮时,对面山上出现了“鞑子”。“土匪来了,大家快起来!”只见四五个敌军挥着马刀冲了过来,她和大伙儿一起开枪,终于打跑了敌人……

长征途中,她与战友们曾被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挡住去路。没有桥、没有船,前面的部队在对岸山头打了桩,系了绳子留在岸边,大家就摸着绳子、顶着急流一批批过河。突然,绳子断了,四五十名红军战士被无情的急流冲走。她3次下水都被没过嘴的河水冲了回来。这时,战友们找来3头骡子,她和2名女战士趴到骡子背上,在男战士的帮助下,这才艰难地过了河。

雪山上,红军战士饥寒交迫,时常有战友走着走着就一头倒下去,再也没能起来。一次,她远远看见路边一名红军战士坐着,走近一看已经坐成了“冰雕”,宛然如生,其实已经没有了呼吸。过了些时日,部队再次经过这里,这名战士依然坐着,只是寒风暴雪已经将他的衣服撕裂成一缕一缕……

没有其他,唯有信念的支撑!“红小鬼”郑中英,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三军会师地,从一个稚嫩的小丫头,成长为一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坚强女战士。

当郑中英在长征途中时,黎同新也在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上。

黎同新,1910年11月出生,江西新昌(今宜丰)县桥西乡人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黎同新生于贫农家庭,从小就过着饱受苦难折磨的生活,7岁起替人放牛,未成年便下田干活,经常是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1929年,毛泽东、朱德率红军攻打长沙途经宜丰时,黎同新参加了红军。

在延安,郑中英上了学,识了字。经组织介绍,与黎同新结为夫妇。家中保存着一张延安时期的合影,至今画质清晰。女儿黎桦开玩笑:妈妈,你那时候还是个毛丫头!是的,照片中,郑中英一脸青涩稚气,黎同新青春英武。杨征鹏用浓重的四川方言说:“这张照片老得很了,有80年了!”

这对革命伴侣,一同经历着前半辈子的戎马生涯。黎同新后来成为新四军骑兵团首任团长兼政委,“来时从天降,去时一阵风!”骑兵团以快速敏捷、勇猛顽强威震敌胆。

战争时期的艰辛难以想象。儿子黎连生告诉记者,我本名黎涟生,是爸爸妈妈在解放战争中打涟水时生的,“妈妈太了不起了,知道快生了,行军中为自己备好剪刀、纱布,没有人帮忙,自己分娩,自己动手剪脐带,我就是这样来到世上的”。

杨征鹏家客厅的墙上,有一把巨大的装饰折扇。特别之处在于,扇骨上刻印着展翅大鹏。

黎连生说,这是妈妈名字杨征鹏的寓意。妈妈的名字有故事。上世纪70年代末,郑中英两次回到四川寻根,了解自己生父母情况,终于得知自己原姓杨。那个年代,军人改名不容易,经过组织同意,她才终于将自己的名字改回“杨征鹏”。这个名字,既恢复自己的本姓,也寓意经历过长征的战士,在新征程上一定会如大鹏展翅,不断奋进。

1993年6月1日,黎同新因病在南京逝世,享年83岁。杨征鹏,则在7个儿女的陪伴下安享晚年。

看电视、看报已非常吃力,但还是每天坚持听广播、听新闻,了解外面的世界。耳朵背了,要大声说话才听得清。子女们特地去四川达县老家找来保姆照顾她,用大嗓门的四川话跟她唠嗑。

采访小组的记者同样用大嗓门跟她告别。杨征鹏慈祥地笑着,握着我们的手不放,97年饱经风霜的手,竟然特别的柔软、温暖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来源:新华日报)


【关闭】